民间有句俗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很多人都觉得骨折嘛,只要骨头长好就可以了,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手术后就是需要静养,慢慢等骨头长好了就可以运动了。
我们运动的基础是肌肉和骨骼,骨折后不只需要骨头长好,更需要肌肉、神经控制功能的协调一致。如果我们在骨折手术后只是静静等待骨头长好,错过了术后最佳康复时机,或者是得不到正确的康复治疗,在术后的一段时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并发症,会导致肢体功能恢复不好。
常见的并发症有:
1.肌肉萎缩。骨折后,由于肢体长时间制动,会引起肌肉的失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
2.关节挛缩。骨折后的损伤,可能导致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恢复过程中出现软组织的瘢痕修复,长时间制动导致韧带纤维变短,关节就会出现不能完全伸直,屈曲畸形,造成关节挛缩。
3.压疮。如果骨折期间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腰背部、骶尾部等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出现局部组织溃烂缺血性坏死,这就是临床上的压疮。
4.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后长期的制动,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血管受压,导致血液回流阻力增大而发为血栓,尤其是老年人,多数存在基础病,更增大了血栓风险。
那么骨折手术过后,需要做什么才能预防这些情况呢?那就是康复治疗。不能等到骨头长好后才开始锻炼,部分骨折在术后第二天即可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活动。
康复治疗的好处
1.促进术后血肿的吸收;2.加速骨折愈合;3.防止关节粘连僵硬,恢复关节活动;4.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肌力;5.防止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制动综合征。
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以功能训练为主,辅以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而物理治疗就是常见的针刺、灸法、蜡疗、中药熏洗、中药涂擦等中医传统疗法,以及超声波治疗、微波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
(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