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走到办公室门口,听到几声沉闷的响声,声音来自隔壁的大厅。我朝大厅里望了一眼,没有发现异常,正欲转身离开,忽然一个小黑影飞落在大厅走廊的护栏上。
我定眼一看,发现是一只斑鸠。它全身灰褐色,脖子上一圈白点,像戴了条珍珠项链,两只乌黑明亮的小眼睛,机灵地盯着大厅的玻璃幕墙,嘴里发出“咕咕咕”的叫声。墙外树影婆娑,阳光明媚。
在大楼上班多年,第一次见到有鸟儿飞进来,让我很是惊奇。
楼前两百米处,原来有一片树林,栖息着许多鸟儿,最近建楼盘,把树林给毁了。这只斑鸠不知道是不是失去家园的那些鸟儿之一?我一边思忖,一边好奇地走近护栏。刚走两步,斑鸠突然朝着透明的玻璃幕墙飞去,随着一声闷响,斑鸠撞在幕墙上了。眼看快要坠向地面,它猛然一个转身,又迅速飞跃起来,再次扑向幕墙。一连串的动作,都在一瞬间完成。
见此情况,我心头一紧,斑鸠能看到外面自由的世界,却不知道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玻璃墙,它打算从此处飞出去,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甚至必死无疑。想到后果,我连忙向后退,寻思如何让斑鸠飞出去。大厅是复式楼,前面是玻璃幕墙配旋转门,斑鸠从前面肯定无法飞出去;二楼走廊连通大厅,走廊两端窗户洞开,是斑鸠飞出去最理想的通道。眼下最好的办法,是拦住斑鸠,不让它朝玻璃幕墙飞,促使它从走廊出去。
拿定主意,迈步来到大厅,按计划行事。我的动作和叫呼声肯定是吓到斑鸠了。它再次奋不顾身地扑向幕墙,结果可想而知。我不敢再拦截了。倘若再拦下去,后果一定很严重。
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应验了“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句古语,斑鸠又飞落在护栏上,惊恐地与我对视,小小的身躯不停地颤抖,或许是恐惧,或许是因为伤痛。它慌不择路,一次次撞向玻璃墙,让我既心痛又气愤,站在原地不敢越雷池一步。过了一会儿,我故意朝着斑鸠咳嗽一声,然后用手指了指它和走廊,并在两者之间画了一条线,示意斑鸠可以从走廊里飞出去,重新回归大自然。然而,斑鸠并不领情,仍旧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是啊,彼此一面之缘,何来信任?
正当双方陷入僵持阶段,有同事说说笑笑走进大厅,斑鸠受惊,再次飞跃。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斑鸠在大厅里飞了大半圈后,转身向走廊里飞去。我紧紧跟在后面,想一看究竟,结果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走廊和窗外的蓝天白云。
站在窗前眺望之际,传来斑鸠的鸣叫声,发现有几只斑鸠在地上觅食。它们中间是否有那只被困的斑鸠?它们的家安在哪儿?这些疑问在我脑海里闪现。
很庆幸,斑鸠终于回归了大自然,在蓝天下自由翱翔。向往自由,是一切生物的天性。任何生物都不喜欢被约束、控制和囚禁。斑鸠为摆脱困境寻求自由,展开了顽强的拼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鸟类如此,何况人乎?这只斑鸠的命运,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心若为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