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古街风情

王新芳

国庆假期,秋阳正好,乘兴到邢台好南关一游,去体验老街独特的风情。

从清风楼向南,沿府前南街前行三百多米,便望见中兴东大街南面大楼上三个醒目的大字——“好南关”。走进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左顾右盼,步步生香,寻找古城记忆,感受城市变迁,心也随之充溢莫名的欢欣。

平整的石板路,青砖灰瓦的小楼,高而窄的圆券门,木雕花棂的方窗,充满古建筑美学的气息。亨大利眼镜、邢台饭庄、裕民当铺、邢州影像社、南关驿站、古顺小酒馆等老字号,传送着历史的回响。身材曼妙的女子,着旗袍,挽发髻,弹古筝,吹笛子,拉二胡,抱琵琶,一曲民乐让人如醉如痴。古官道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店铺林立,商品琳琅,这繁华盛景,恍若走进一帧民国的电影画面,分不清今夕何夕。

身边的朋友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起好南关的前世今生。街巷变迁,人文风物,文化传统更近了,心中涌上珍惜之情。

邢州古城是太行山东麓古官道上的交通重镇,明清至民国初期的邢台好南关不是一般的繁华。主要街道有北大街、靛市街、东大街、西大街、花市街、牛市街、马市街和羊市街。8条街道各有特色:北大街的茶叶、饭铺、副食出了名,靛市街是染料及染坊的集中地,东大街的竹货、麻货远近闻名,西大街是好南关的商业繁华区,羊市街以经营皮毛而成为邢台的五大行“老大”,花市街主要经营棉花及棉织品,牛市街和马市街则是买卖牲口家禽之地。“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畿南重镇,天府娩雄”,别具一格的邢州古城,因为“好南关”而闻名遐迩。

顺德府,好南关,张果老,一担担。邢台记忆中最深刻的童谣,讲述了好南关的传奇神秘。相传张果老在邢台西山修炼成仙,种植红根韭菜到太原叫卖,后用他神奇的法术,将太原繁华的南关一担担到了邢台,为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福祉。小广场上,一尊雕像,毛驴悠然自得,张果老正乐呵呵地从箩筐里往外倒东西,倒出南关,倒出繁华。周围站满游客,争相拍照留念。

北大街还植入很多怀旧因素,让人有穿越到不同时空的交错迷离感。岁月杂货铺,寄给逝去的时光。想你的风吹过北大街,欢迎来到20世纪80年代……信手涂鸦的墙绘,撩拨出淡淡的乡愁。类银类雪的邢白瓷,见证隋唐邢窑的高超技艺。印象小院的茅草伞盖,吹来最原始的野风。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仿佛回到烽烟四起、激情燃烧的岁月。

热气腾腾,人间烟火,铺陈成一道诱人的风景。喜欢吃的,可尽情品尝天津小笼包、成都特色火锅、长沙臭豆腐、邢襄串串、中式铜锣烧、老北京烤梨等,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盛宴。喜欢现代时尚的,有射箭馆、小青蛙潮玩、创意雪糕、新派奶茶、盲盒店铺等,供你体验。喜欢文艺的,可以穿汉服、燃古香、玩葫芦等。小孩子好奇地摇动老宅的辘轳,小情侣在邢州影像的照片前流连忘返,中年夫妇在邢台解放的展览前凝神参观,老妇人童心未泯,骑着上岛咖啡前的花车比着剪刀手。古今交融的文旅空间,对于深陷E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不知所措的人们,真是一剂治愈良药。

如果是晚上,好南关的美又是另一种模样。除了能领略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能欣赏到红色实景史诗剧《解放》,那些为祖国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者,那雄壮的国际歌,让每一个现场的观众都热血沸腾。再看眼前红红的广告牌,“我爱你,中国”“目光所及,皆是华夏”“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震撼人心的表白,让我瞬间热泪盈眶。

文化展演,美食休闲,非遗文创,亲子玩乐,在这条老街上,清一清肺腑,把古城的味道吸进去,也就嗅到了生活的原味。重拾故乡温度,再写邢台风情。来到邢台,不妨来好南关走走,会让你尽享千年古城的丰富韵味。

版权声明 @ "邢台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