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席晶、籍明泉通讯员何方)10月23日至25日,全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在襄都区举办。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我市各县(市、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成果以及襄都区校外培训机构赋能课后服务成果。包括襄都区教育局在内的全省6个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同志作了经验分享。
本次活动旨在积极响应教育“双减”政策,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推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搭建重要交流学习平台。全省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及省级试点区、试点校的相关负责同志300余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探索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新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先行先试,通过广泛征求家校意见、公开遴选培训机构、选派优秀教师队伍、精心设计课程、加强收费监管等举措,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全市现有中小学校1315所,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442家,其中参与课后服务137家,惠及中小学生18余万名。参与课后服务的课程主要涉及艺术、科技、体育三大类,学生家长满意度达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