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卸,不止看银杏金黄

2025-11-07 07:09:46 星期五  来源:

扫码收藏

沙河市栾卸村,每年深秋时节,这座全国闻名的生态示范村会因80多万棵银杏树频频曝光出圈,成为各地游客热衷打卡的“网红”景点。然而,在栾卸不止能看到满目金黄的银杏叶。在优美的生态环境背后,这里还是一处自行车运动胜地。

记者李海毅/文通讯员 栾茹/图

自行车骑行林海

今年,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打造“太行文旅品牌”为目标,在主会场邢台市,以“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为牵引,借力邢台特色产业和扁鹊康养优势,提出“运动、康养”特色主题。其中,栾卸村就是这样一处新晋爆红的自行车运动胜地。

秋季是栾卸村旅游旺季。天气转凉后,这里上万亩银杏树树叶渐次金黄,最终形成漫山金色的海洋。以往来栾卸赏秋的游客或徒步或乘坐电瓶车。前者因脚力有限,许多游客无法深入林海;后者因线路固定,乘客走马观“叶”,不能慢慢欣赏。自行车解决了这一两难选择。

在栾卸村银杏林自行车租赁点,整齐排列着1000辆自行车供游客免费骑行。记者看到这些自行车分为大中小多种型号,供不同人群选用。人们通过扫码取得自行车,在栾卸银杏林景区内免费骑行,畅意林海。

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说:“干,就要干到最好,干出特色,干出新活力。”自锚定“运动+康养”主题以来,栾卸村“两委”调整规划,将资金转向文旅产业,仅2个月便建成新游客服务中心,5个月建成20公里的高标准自行车赛道。

这些自行车赛道将栾卸银杏林整体串联起来,形成多条环线,适合不同体力的骑行爱好者选择。有的赛道相对平稳,道路两侧林海茂盛;有的赛道落差很大,对骑手来说有一定挑战。

生态康养的庄园

栾卸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恒利庄园。这在20多年前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一度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这片规划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农村住宅建筑群以今天的视角和标准看起来,仍然是理想田园的模样。

今年在升级银杏林旅游业态的同时,栾卸村还全面升级村内基础设施,完善高低压供电,铺设天然气、污水管道,推进河道清淤、道路绿化、村庄亮化美化及智能管理系统、充电桩建设等。整座村庄焕然一新。特别是新改造好的栾卸银杏林风景区将林海与村舍融为一体,道路相通。

游客在欣赏金色海洋之余不妨来到栾卸村里,在一栋栋规划有序、排列整齐、树林阴翳的居民楼之间漫步。楼宇间、树荫下,栾卸村的老人在晒太阳、在散步,孩子们在骑自行车、在踢球。一幅“归园田居”的场景呈现眼前。

1998年,李长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连续试了三家规划设计单位的方案后,最终选择一家北京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规划设计栾卸村民居建设。事实证明,栾卸村民居规划具有显著的前瞻性。这为栾卸村从事康养转型提供了规划基础。

李长庚说:“康养产业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前不久,村里在专业勘探队帮助下探出了地热温泉,水温很高,具备利用价值。同时,房车营地和自行车赛道也在抓紧建设。

我们要依托自然环境,打造‘栾卸,你的家’康养概念,让城里人来栾卸享受康养生活。”

历史与地质之窗

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之外,栾卸村历史底蕴也十分厚重。为了彰显栾卸村厚重的历史文化,村里将原锅炉房改建成栾卸博物馆,馆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题写。馆内展出的文物以在栾卸村出土的古陶器为主。

栾卸村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栾卸博物馆工作人员樊波介绍说:“我们村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栾书家族。栾卸村得名很可能是因为栾书的儿子栾黡(yǎn),村里老人说以前村名发音就是栾黡这个音。”

栾书是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执政大臣,在晋楚争霸中帮助晋国重回巅峰。栾黡继栾书任栾氏宗主,担任晋国卿大夫、下军将,参与晋楚争霸最后一战——湛坂之战,并取得胜利。这段千年前的历史,为栾卸村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人文历史之外,在自然地质方面,栾卸卸村村也有看点。20世纪20年代,中国地质学先驱李四光在沙河首次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经地质勘探,栾卸村正处于沙河第四纪冰川中心区域。按照栾卸村未来规划,青少年地质研学也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栾卸,这座因银杏林出圈的生态乡村,有更多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地方。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