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坚定不移抓投资上项目促消费——

跨越赶超 步履铿锵

近日,位于市高新区的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韩文洲摄

本报记者 王帅薇

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一辆辆新能源重卡陆续下线,不日将踏上通往全国各地的“长征”路;

市高新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全力赶进度,铆足劲头打造北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七里河同心岛上,各式各样的帐篷错落有致,大人围坐着聊天,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让城市生活增添了几分浪漫和惬意;

……

这一幕幕场景,是我市坚定不移抓投资、上项目、促消费的生动实践。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决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积极谋划实施上千亿元的投资计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激发消费潜力,增强城市活力,奋力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尽快实现新提升。

抓投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省、市重点项目和增发国债项目建设进度,引导动员“邢商回邢”,推动投资实物量持续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8月20日,位于沙河市的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玻纤生产线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安装工程设备。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4亿余元,引进的先进设备陆续到场。”项目负责人曹宏伟介绍,作为省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3条先进池窑生产能力,产能规模、核心竞争力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新材料产业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结合各县(市、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技术升级,推进新材料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

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建设项目75个,总投资431.1亿元。1至7月,实际完成投资23.1亿元。

新材料产业之外,我市还有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8个主导优势产业。各个主导产业的新增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5%。

在工业投资中,我市技改投资表现亮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年初,我市突出抓工业技改,实施技改投资龙年倍增行动,以技改投资促工业投资提升。上半年,全市技改施工项目共计56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2个,同比增长22.0%,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6.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个百分点。

在技改投资加持下,长征汽车、国金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的技术设备进一步更新,全市产业结构稳步升级,按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通过精准把握投资方向,我市引导资金源源不断进入实体经济,同时流向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

上半年,全市112个灾后重建项目入库国债项目,占全市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增发国债项目的83%,已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6%;

截至8月15日,我市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6.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0.4%,完工里程达834.5公里,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建设改造任务;

今年,围绕“城、街、社、房”四个维度,清河县加快实施总投资63亿元的23个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城市体检”从“整体”向“单体”深化,从城市向街区、小区、住房细化;

……

全市上下投资浪潮奔涌,令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信心倍增。

上项目——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

近年来,我市聚焦新能源及装备、电子信息及数字等九大优势产业,以项目为抓手,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跨越赶超发展步伐。

位于市经开区的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氢能制储运用及储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工人忙着挖槽、垫层。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7亿元,是我市今年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管理。项目依托中国船舶集团的强大技术实力,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应用示范集群。

“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3亿元以上,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300个以上,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经开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刘雪旺介绍。

一个个项目落地投产,既助力区域经济腾飞,又惠及万千群众。为促进项目更好更快落地投产,我市大力推行“园中园”“共享工厂”等新模式,助力项目“拎包入住”,完善产业链上下游,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位于临西县的千亩百亿高端轴承产业园项目,项目一期1至5号厂房已全部建成投用,引来美国铁姆肯、建龙哈轴等多家国内外轴承领军企业入驻。

“园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制造、物流运输等环节紧密衔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安众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军,对“园中园”模式所释放出的发展红利感触颇深。

想企业之所想,市高新区推行增设公交站点、提供人才公寓等贴心服务,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截至目前,市高新区科创产业园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实现企业全部入驻,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还在加紧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北京燕园科技园等特色专业园。”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航表示,将继续探索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更专业的服务,服务更多项目落地投产。

促消费——打造经济良性循环引擎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我市在促消费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春节假期,举办“年货大集”系列促消费活动,邀请300余家企业参加,累计客流量近300万人次,销售额1.4亿元;

“五一”假期,创新开展“乐享五一、惠购泉城”系列促消费活动,吸引230余个商家、800余个商铺参与,拉动消费4000余万元;

开展以“乐购泉城·活力之夏”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活动参与商家超过1000家,全市13个县(市、区)发放政府消费券1705万元;

……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7.4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

今年6月,我市印发《邢台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稳妥有序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优势产业提升、标准提升五大行动,推动经济提质升级。

得知利好消息,消费者魏占奇来到位于信都区的蓝池集团大众亿龙4S店,通过以旧换新方式换掉了驾驶多年的面包车,订购了一款轿车。据4S店销售经理姜超介绍,启动“以旧换新”当月,订单达到150余个。近段时间,订单量还在明显上涨。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我市还积极宣传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市区设立3个汽车以旧换新服务代办点,做好补贴申请受理审核工作。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和变化。他们不仅对产品的质量、功能、设计等有了更高要求,同时对消费场景也有了更多期待。

今年以来,约上三五好友野餐露营,在“康养小院”里放空自我,去深山里体验一场隧洞漂流,到博物馆里欣赏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心头好”。

“通过这种消费方式,大家多了一些互动、沟通、分享,收获的不仅是一件商品、一次服务,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满足。”业内人士分析。

近日,围绕打造消费新场景消费新增长点,我市5部门联合发布若干措施,聚焦文旅体育消费、餐饮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和社区消费6大类场景,加速推动消费场景应用升级和数字赋能,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此次措施,正是为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而推出的。”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于景焕表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关键是要把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消费新场景可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版权声明 @ "邢台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