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去年捐赠“捷麦19”麦种3000公斤

若羌县塔什萨依村盐碱地喜获丰收

本报讯(记者王帅薇 通讯员路琪)“今年我们的小麦收成不错,感谢你们赠送的‘捷麦19’。”近日,在若羌县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村党支部书记赵正创向前来测小麦产量的邢台援疆干部表达了谢意。

若羌县是我市对口援疆县。长期以来,该县受盐碱地制约,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一直不高。为助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前指”)改变工作思路,不再局限于改变盐碱地的性状,而是积极寻求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作物品种。

经过考察学习,市前指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在盐碱较重的塔什萨依村试种“捷麦19”和“捷麦20”两个品种。去年6月,试种的“捷麦19”平均单产较高,小麦产量达到每亩271公斤。基于这一成果,市前指向塔什萨依村捐赠了“捷麦19”麦种3000公斤。“在市前指帮助下,我们种植了近200亩地,收获50余吨小麦,亩产量较以往提高了一成多。”赵正创说。

“捷麦19”的成功种植不仅是我市援疆工作结出的果实,更为若羌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援疆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推动若羌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版权声明 @ "邢台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